科研发力延伸农业产业链

2019-12-20 22:01:24   来源: 福建日报 649
去年底,国家正式出台《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创新力的“卡脖子”技术。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在科研环节发力,秉承全产业链理念,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农民为目标,进行理论创新、产品创新,延长、做强、优化农产品产业链,探索建立农业科技供给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实实在在的驱动力。

编者按:去年底,国家正式出台《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创新力的“卡脖子”技术。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在科研环节发力,秉承全产业链理念,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农民为目标,进行理论创新、产品创新,延长、做强、优化农产品产业链,探索建立农业科技供给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实实在在的驱动力。

多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所长郑开斌研究员深有感触,都说供给要适应需求,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如今健康消费发力倒逼了农村产业升级。高品质的市场需求已经对农产品市场供给带来挑战,势必要求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产业的创新驱动器,前瞻性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研发更切合消费需求的农产品,责无旁贷。

U557P4DT20191220171413.jpg

即将收获的蔗田

前瞻性地开拓新领域

近年来,健康产业已成为热点,康养产业更是风口浪尖。2013年该所组建芳香植物研究团队,他们以“小作物大产业”视野,在芳香植物领域挖深做透,从植物入手,瞄准康养结合,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行了有益尝试。

“种植芳香植物除了可观赏之外,提炼精油是众所周知的深加工链条。”郑开斌透露,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在香茅、紫苏、迷迭香、薰衣草、薄荷、橙花等精油萃取以及后续日化香化等系列产品开发已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仅香茅就研发了空气抑菌精油及香茅调味酱汁、香茅调料、香草卤料包、香茅饮料等6大类天然产品,香茅加工产品获得2件国家发明专利。

他们把全产业链研究与乡村的发展振兴融合,如在长泰县湖珠村等地进行了芳香植物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试验示范,除了种植、采收,还将DIY体验式加工融入当地的观光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体验中得到科普。

今年年初,研究所还启动了芳香氧疗项目,在所里建设了精油氧浴的科研中试和体验场所。占地400多平方米的芳香氧疗中心设有不同的场景模式,可以休憩,可以办公,既有大开间,也有个性化的单人体验间。与众不同的是,每个房间都接入弥散式供氧系统,可依据个人亚健康状态,在氧气扩散口添加不同配方的精油,达到不同的调理功效。

该中心助理研究员杨敏表示:“作为一个康养结合项目的中试平台,这里呈现了芳香植物与健康产业结合的体验场景,这样的模块可以植入休闲会所、美容院、网吧、影院、会场,甚至还可以运用于办公情境和运动场所。目前都市人普遍有亚健康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将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我们是投石问路,抛砖引玉,打开芳香植物产业的想象空间。”

农业农村部要求,2020年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已成为大势所趋。

福建香草资源丰富,很多芳香植物具有天然的驱虫性和抗菌功效,利用芳香植物进行防病驱虫绿色防控的研究是该所芳香植物团队近年来的重点攻关领域。郑开斌透露,目前他们收集了170多种的芳香植物进行前期研究,其中包括芳香成分解析、功效研究、动物实验等。

例如香茅具有极佳的驱虫、抑菌、保鲜等作用,是常见的调味料,对人体没有副作用,除了已在驱蚊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外,在健康养殖业方面也能发挥大作用。“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将香草作为天然脱霉剂用于防止饲料发霉,以及作为天然抑菌剂可以替代饲用抗生素。”郑开斌所长透露。

U557P4DT20191220171419.jpg

在院所开展芳香植物科普教育。

让配套技术集成熟化

提高科技成果的供给质量和转化效果,要补好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链条中的空白点,在实验室里就要考虑解决全链条中的关键技术。“技术是否可落地很关键,一定要考虑农民和需求者的接受能力,为他们提供科技成果的集成配套,并熟化应用。”郑开斌说。

吃得健康,吃得环保,还得吃得美味。你可以想象马齿苋可以做成功能饮料,紫背菜、白子菜的混合果蔬汁是什么风味吗?在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有一条野菜汁生产中试流水线,从一把净菜开始,最后以一瓶饮料结束,完整地实现了野菜的加工程序。

可食用野菜主打鲜食市场之外,保鲜时间短制约了其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挖掘。“在理论上我们都说野菜榨汁不错,但是让农户自己去研发,实现产业化不现实也不科学。研发我们做,调配比例,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负责中试生产线的助理研究员练冬梅介绍说,“不同的野菜可以以不同的调配比例,通过我们研发的中试流水线,榨汁做成饮品。有了加工链,农户对野菜产业的发展更增添了信心,野菜的前景大有可为。”

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高发,功能性食品也是一片蓝海。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利用闽台特色作物的资源优势,也在功能性主食上发力,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

该所亚热带作物品质研究室主任邱珊莲副研究员带领的团队精心筛选荞麦、青稞、豌豆等杂粮并添加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植物提取物精华,通过粉碎混合后再次成型,做成了一款营养、口感、功能俱佳的杂粮米。邱珊莲表示:“我们研发了配方和一整套生产流程,制作出的杂粮米跟普通大米的外观相似,烹饪方式也没特殊要求,适合高血糖人群食用。”

粗放向标准流程转变

我省经济作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是农产品滞销、季节性过剩的问题始终存在,这给农民带来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境,最为典型的就包括果蔗产业。

该所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室主任吴松海副研究员介绍说,我省果蔗种植面积有十几万亩,产品主打鲜食市场,但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容易出现滞销,影响果蔗种植效益,“好年景一亩收万把块,一滞销就血本无归”。

要降低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可通过升级产业模式来改变现状。这其中既包括品种的改良升级,还有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

漳州市级重点贫困村、云霄县下河乡石屏村去年计划种植100多亩果蔗,村干部邀请该所科技人员前去“把脉”。

“我们首先建议他们精心挑选品种,科学做好种植管理,其次建议他们布局红糖加工生产线,应对未来的市场风险。”吴松海到现场考察后提出了意见。

项目进行的前期,科技人员手把手教授蔗农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控的基本技术要点,同时果蔗的特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让科研人员更想“未雨绸缪”。吴松海分析说道,果蔗怕霜冻,不易保存,采收时节非常紧张,容易碰到量大压价的局面,造成蔗农亏损。果蔗糖分虽然不高但是香气很好,特别适合加工红糖,加工产品带有浓厚的清香味。

福建各地都有古法制作红糖制品的传统,但加工模式粗放,生产标准不统一,因此产品品质良莠不齐,价格千差万别,消费者也很难区分红糖品质好坏。

能否为我省的果蔗产业制定一套产业标准?去年底,从石屏调研回来后,科技人员行动起来,着手购进中试加工设备进行研究,精心筛选适合加工的品种,借鉴古法工艺流程,不断优化加工生产线技术工艺,使其达到最好效果。在该所的红糖中试车间里,吴松海和同事精心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现在大家都讲究养生,开发功能性红糖如桂圆红糖、玫瑰红糖、生姜红糖等,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外观设计方面,除了常见的粉状、方块,心形、生肖等更精巧、更多样的外形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推动全省果蔗(甘蔗)种植区进行产业优化升级,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近年来一直开展相关的帮扶工作,包括长汀濯田镇莲湖村的品种改良,将乐黄潭镇西湖村的加工指导等等。

目前,他们计划以南安市水头镇呈美村为试点,将果蔗的一二三产全面打通。吴松海表示:“他们是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休闲旅游做得风生水起,当地也有种植果蔗的传统,但仅停留在果蔗鲜食上,如何利用果蔗加工红糖制品开发更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伴手礼,是未来对接努力的方向。”

农业不是简单种养,更是一个全产业链行为,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能缺位。“农业科研一定要结合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要看得远,更要落得实。”郑开斌所长最后说道。

热点推荐
  • 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3乡村振兴人才论坛成功举办

    【智库观察】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3乡村振兴人才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10月29日,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乡村振兴人才论坛”顺利召开。

    2023-10-31 12:10:07

  • 【最新动态】赵刚在渭南市调研时强调 持续做强特色产业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0-11 10:10:58

  • 【聚焦】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陕西省选拔赛点燃乡村振兴火种!

    【产业观察】【聚焦】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陕西省选拔赛点燃乡村振兴火种!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农民体育协会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号召,积极组织市、县、区参加比赛,做到以赛促产、以赛促兴、以赛促合,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全省农、文、体、旅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实践了样本。

    2023-08-15 11: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