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一带一路”的中国智慧

2019-12-24 15:08:04 618
“一带一路”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正在诠释通过复兴、包容、创新三部曲,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主旋律。“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通过中国国内一体化,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现代化,开创包容性全球化,体现出中国的担当与智慧。 “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体现在中国理念、中国哲学、中国伦理、中国方案等方面。 中国理念: 共商、共建、共享 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国际掠夺、竞争为常态而合作,也不同于战后西方倡导的对外援助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模式,“一带一路”依靠中国

“一带一路”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正在诠释通过复兴、包容、创新三部曲,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主旋律。“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通过中国国内一体化,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现代化,开创包容性全球化,体现出中国的担当与智慧。

“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体现在中国理念、中国哲学、中国伦理、中国方案等方面。

中国理念:

共商、共建、共享

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国际掠夺、竞争为常态而合作,也不同于战后西方倡导的对外援助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模式,“一带一路”依靠中国与沿线64个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以共赢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

“一带一路”不是工程、项目,而是通过大写意的手法描绘的国际合作倡议,秉持开放包容原则,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表现在:中国与沿线国家寻求项目、资金、技术与标准对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共同治理,打造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责任共同体;以互利共赢理念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襄盛举;共迎挑战,共担风险,最终打造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首先,中国倡导“共商”,即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对各自参与的合作事项的发言权,妥善处理各国利益关系。沿线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的平等参与者,在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前提下,都可以积极建言献策,都可以就本国需要对多边合作议程产生影响。通过双边或者多边沟通和磋商,各国方可找到经济优势的互补,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其次,中国倡导“共建”。“商讨”只是各方实质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进一步做好“走出去”的服务工作,同时鼓励沿线国家在引入资金、技术后培养相关人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只有做到了前面两点,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能够被沿线国家所共享。

可以说,“一带一路”在全球化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古丝绸之路精神,纠正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体系及现今美国霸权体系造成全球化的碎片化、分裂化局面,以沿线国家的共同现代化超越近代西方开创的竞争性现代化,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普遍安全的和谐欧亚。

中国哲学: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一带一路”能建成吗?如何克服资金缺口、战略风险、安全挑战?美国人一度认为“一带一路”构想是幻觉(illusion)。殊不知中国“一带一路”自有其哲学。“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来自《易经》的智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带一路”战略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中国大战略的全部,它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四个自贸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与亚太自贸区(FTAAP)构成中国的“一体两翼”大战略,共圆中国梦。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稳定是与中央王朝的强盛和控制力密切相连的。“一带一路”也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依托,既是愿景,也是行动,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带一路”取法乎上——从“全球化的中国化”向“中国化的全球化”转变,而得乎其中——推动实现欧亚大陆共同市场。

中国伦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语》中一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对话揭示的中国伦理观,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得到体现。

“一带一路”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合作倡议与公共产品,于中国伦理而言,是中国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也在鼓励其他新兴国家崛起;中国发展了,也在鼓励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繁荣了,正在鼓励周边国家繁荣。“一带一路”构想就是以中国自身崛起为带动力,推动欧亚大陆包括非洲南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新21世纪地区合作模式。

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的中国模式

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民间经验总结。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实践看,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都产生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做法、经验与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尤其是,渐进式改革、从沿海到内地的有序开放,通过产业园区、经济走廊等试点,然后总结推广,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面的局面,最终以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为依托,辐射周边,形成欧亚大陆一体化新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所构建的“全方位开放体系”,推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新一轮对外开放,在如下四个方面实现“升级”:

一是开放主体。建设“一带一路”,要全面调动沿线和地方的积极性,尤其是调动中西部欠开放、欠发达地区的积极性,将其生产优势与东部和丝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其次,“一带一路”没有对参与成员的“身份”进行限制,对沿线国家和以其他形式参与进来的国家和实体也具有开放性,提倡多样化经营,倡导政府、企业、民间的多层面交往。

二是开放对象。“一带一路”要求确立面向更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放政策。“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建设“一带一路”,首先要扩大“对内开放”,即沿线各省份要积极投入、搞好自身经济建设,将辖区内的建设项目落到实处,实现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互联通。建设“一带一路”,也要扩大“对外开放”,即面向数量更多、多样化程度更高的国家实施开放政策。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针对、不排斥任何国家,合作伙伴的选择空间可谓空前广泛。“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本身就跨越了传统的地理区域界限,所经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民族、宗教、发展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政府更是表示,除了沿线国家,世界各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建设性参与都将受到欢迎。

三是互动形式。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双边或多边的经济互动。从贸易来看,“一带一路”将重点支持中国与沿线国家相联结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沿线地区物流效率,便利双向或多边的贸易往来;通过提高沿线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能够挖掘出更大的消费市场,形成可持续的贸易往来模式。从投资效果来看,“一带一路”将帮助中国的制造业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持续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努力形成与“引进来”相当的双向互动,是“一带一路”包容性开放的重要内涵。

四是开放心态。中国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倡导进行更具包容性的对外开放、开展更具包容性的务实合作,引领国际合作新风。以往发动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带建设,主导国家往往选择以单向输出为主的方式来确保自身利益无虞。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将贯彻不干涉内政原则,不走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的老路,做到与邻为善、美美与共,谋求共同发展。

中国方案:

互联互通

现在中国国内互联互通基本完成,致力于推动欧亚非大陆互联互通。正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10月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讲话中所指出的,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一带一路”不仅不另起炉灶,反而强调通过“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开创系统化、网络化、人性化的互联互通新格局。

一是政策沟通。通过加强友好对话与磋商,各国可以共商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求同存异,消除政策壁垒和其他人为的合作屏障,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以政策、法律和国际协议为沿线经济融合保驾护航。

二是设施联通。设施联通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二是口岸基础设施,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三是能源基础设施,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四是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三是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是努力方向。

四是资金融通。《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资金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实现金融安全提供新契机。

五是加强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需弘扬睦邻友好的合作精神,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入开展人文合作,以文化交流推动包容开放理念的形成和扩散,促进文化交融,促成文化认同感,为深化沿线国家合作提供内在动力。

中国智慧:

东西呼应、陆海联通

“东方物之所生,西方物之所熟。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六国年表》这句话,是“一带一路”中国智慧的现实写照。改革开放发轫于东南,而收功于西北,这就是“一带一路”所昭示的全方位开放。

许多人把“一带一路”比作中国应对美国重返亚洲的“西进战略”,其实这是以西人战法度中华智慧——“一带一路”以围棋智慧,着眼全局,不在于一城一池之得失,而在于谋篇布局,取得东西呼应、陆海联通之效。对此,韩国《中央日报》有独到分析:在围棋中,如果被对方的棋路牵着走,那就意味着失败。中国尽量避免在亚洲舞台上与美国进行对决。如果美国集中于亚洲,那么中国就会悄悄从亚洲抽手,走向世界。如果考虑到美国在亚洲地区对中国的包围,那么中国的战略是通过建设经过中亚延伸向俄罗斯和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以及经过东南亚和印度延伸向非洲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在更广泛的地球村层面上成就自己。西方的国际象棋意在抓住对方的王,即瞄准完全胜利。相反,围棋则是确保比对方更多的位置,追求比较优势。就像基辛格所说,如果说象棋手旨在通过正面冲突消灭对方的马,那么围棋高手则是向着棋面上“空白”地方不断移动,确保相对优势。西方有人预测,包含在中国“一带一路”计划中的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贫困和政局不稳会导致其失败。但在中国看来,这些国家则相当于棋局的空白处。

总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中国历史智慧的结晶。“一带一路”建设将开启21世纪丝路精神,挖掘、展示和开创中国全球化智慧。正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所指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热点推荐
  • 陕西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展在西安开幕

    【智投中国】陕西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展在西安开幕

    陕西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展立足陕西在交通区位、产业、科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关注陕西在健康、绿色、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的深入工作、广泛合作,总结树立一批陕西实践、陕西探索、陕西经验,彰显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陕西智慧。

    2023-11-17 13:11:02

  • 陕西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展在第七届“丝博会”精彩展出

    【项目推荐】陕西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展在第七届“丝博会”精彩展出

    在第七届丝博会上由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国声智库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陕西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展在国际交流展区展出。

    2023-11-17 12:11:16

  • 【智库观中国】第七届丝博会打造共建“一带一路”高能级开放平台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来自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汇聚一堂,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合作新机遇,推动丝博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能级开放平台。

    2023-11-16 16:11:54